当前位置:>>首页 >> 侨领丰碑

林绍良先生事迹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10-13    人气:87

 

辉煌一生
    
林绍良先生 (1916.09.07-2012.06.10),印尼林氏集团董事长,印尼政府经济顾问,印尼前首富,拥有“金融大王”“地产大王”“商贸大王”等诸多称号,并以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商业王国享誉世界,被誉为“亚洲的洛克菲勒”。曾经多年每年上缴政府的个人所得税高距全印尼纳税人之首。美国《投资家》杂志和《亚洲周刊》等曾多次将其列为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曾被称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世界富豪排名榜第六位,全球华人首富,亚洲华人首富等,并曾两度被《亚洲周刊》选为年度亚洲最有权力或最有影响力人物。
躲避战乱,南洋谋生
1916年9月7日诞生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从小天资聪明、努力好学,就读于村里私塾至15岁。1935年,父亲林元载不幸因病逝世,那时,大哥绍喜已去了南洋,刚成年的他不得不辍学,肩负起家庭的生活重担。1938年,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翌年,21岁的林绍良先生为了躲避战乱,赴千岛之国印尼,来到爪哇古突士投靠已在那里谋生的叔叔林金载和哥哥林绍喜,开始艰苦奋斗,迈出他之后异国他乡76年生活的第一步。
刻苦耐劳,勤奋历练
到达印尼后,在其叔父卖花生油的小店里做学徒,学会了做生意。4年后,他开始自己创业,做起了咖啡生意,年轻的林绍良先生就显出了他的过人经商头脑和才华。除了卖咖啡粉,他还和家人亲友做过豆腐、豆芽菜、糕点等小买卖,展现了中国人优良的美德——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为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支援抗荷,结识贵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尼人反抗荷兰殖民军入侵的独立战争爆发。因为在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了中华总商会的高级领导人哈山·丁两年多,林绍良与哈山·丁结成了莫逆之交。事后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通过哈山丁,他认识了三宝垄军区多名军官,其中一位就是后来执政印尼长达32年的苏哈托总统。在抗击荷兰殖民统诒中,林先生积极为军方提供必需品,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与苏哈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艰苦创业,事业腾飞
1949年12月,荷兰宣布承认印尼独立,撤出印尼,印尼迈入民生经济建设的历史阶段。林绍良先生认为工业化才能发展印尼经济,所以他在古突士投资创办Muliate背心厂。后在泰国银行家陈弼臣先生支持下,以橡胶贸易开始,随后相继办起多家民生必需品工厂,如肥皂厂、打铁厂、脚踏车零配件厂、达鲁玛纺织丁等,1957年更是在泰国的金融巨头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经过几年的发展,该银行成为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也被公认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1968年林先生旗下公司获得政府给予的丁香进口经营权,成了名符其实的”丁香大王”。
 1970年获得政府给予的小麦进口及面粉生产经营权,投资建成亚洲最大面粉厂一保加沙利面粉厂,他又荣获”面粉大王”称号。
 1973年投资设立了印尼水泥公司,结束印尼水泥靠进口的局面,也夺得”水泥大王”称号。林先生还涉足汽车业,他的印尼汽车集团是印尼第二大汽车企业。还投资农业、养殖业、化工业、大卖场、便利店、铁矿石等资源和煤炭能源的开发、房地产建造以及工业园区开发等。
80年代初期,林绍良先生将事业版图扩展到全世界。他以香港和新加坡为基地,成立了香港第一太平集团和中亚财务有限公司。
金融风暴,沉重打击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印尼盾大幅贬值,印尼政局动荡。苏哈托总统被迫辞职。中亚银行也遭到挤提被政府接管,一家人在雅加达居住了40多年的住宅遭到洗劫焚烧,三林集团旗下在雅加达的城市酒店也被焚烧,所有的工厂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但在他一生最大难关前,林绍良先生坚信自己能渡过,在这样的时候,为了保住旗下公司60多万工人的饭碗,他没有裁员,他说“那就是60多万个家庭呀!”
经过差不多6年时间,林先生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众人的帮助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平稳跨越这个人生大坎。
 
心系“娘家”,奉献“孝心”
 先生是非常重感情和念根的人。2001年在国家筹建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时,积极参与捐资支持,北京市政府为此特授予林先生“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2002年林先生帮助上海竞逐主办第41届世博会印尼的支持票,为此上海市政府特授予林绍良先生”上海市荣誉市民”“白玉兰奖”。
 80年代,家乡福清进行改革开放,这时林先生的商业王国如日东升,其业务跨越亚、美、欧、非各洲,共有企业500多家,但他情系故里,带领广大海外乡亲积极参加家乡人道生义工程和各项建设,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向政府缴纳了大量的税收,极大地促进了福清的经济发展。
1986年,他为了帮助家乡建设的需要,召集印尼的福清籍乡亲成立融侨基金会,集资4800万港币帮助家乡建设。1987年还出资和林文镜先生一起,以林氏集团名义和福清政府合作创办了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发起创办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亲自担任主席一职至2009年。
 1991年4月,先生又大手笔投资3400多万美元创办了元载工业村。
1995年,先生和文镜先生合资的林氏集团先后投入5亿元资金,开发元洪投资区,建成当时福州市最大散货泊位的松下港区3万吨级码头。2005年9月,国务院正式核准元洪投资区为国家级工业园区,2010年获首家“福建省标准示范园区”称号。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为了改变福清十年九旱,生活、农耕、发展工业缺水的千年苦况,林绍良先生积极帮助当地政府兴修水利,除以林氏集团名义带头捐资逾1.2亿元人民币外,还号召旅居印尼、新加坡、日夲、香港的福清乡亲也捐资近1亿元人民币,与政府共同完成了当全国最大、没有国家拨款的县级水利工程一福清闽江调水工程,解决了福清百万人民用水难题,并惠及周边一些市县,如今还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发展提供用水,功德无量。
一代侨领,百世楷模
林绍良先生一生为家乡捐献款目之巨,损赠项目之多,捐赠范围之广,历时跨度之长,让百万福清人民感动,也激发了无数海外乡亲回馈家乡的热情。
林先生从1979年起,在30多年岁月中,他捐助家乡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扶危济困,兴办教育等,捐款高达4.19885亿元。
1980年捐款50万元建设华侨影剧院,1984年至1990年与四位乡亲合作共捐390万元,兴建福清医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元洪门诊大楼,并捐赠价值50多万的医疗器械;捐赠360万元给海口医院,80万元给虞阳医院。
 1986年起陆续以林氏集团名义捐资1300多万元,与林文镜先生合作创办元洪师范;1994年独资1230万元创办元载中学;先后资助过海口中学、海口中心小学、福清一中、元樵中学、福清华侨中学、福清卫校等20多所学校;就在林先生逝世的前三个月,还捐资500万元给元载小学建教学楼,捐资540万元给福清市教育基金会。
还在道路交通建设、元载工业村建设、弥勒岩、瑞岩寺建设都投入大量资金。如1986年9月,和文镜先生一起捐建了一条长达7公里的福清第一条现代化公路一元洪路。1989年与林国民先生合捐修建”元华路”、1992年捐资2000万元新建元载大桥及其接线道路。
林绍良先生不幸于2012年6月10日与世长辞,但他热心公益、关爱乡亲、公而忘私的可贵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
名誉馆长:颜明 | 馆长:庄金和 | 史馆题字:薛文栋
总策划:王瑞贤 | 管理员:冯晨婷 杨小娟 林凤
闽ICP备05015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