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家乡
林文镜先生,融侨集团董事长,东南亚著名华人企业家,曾被印尼政府授予“印尼民族企业家”称号,现任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名誉主席、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第一副主席、新加坡福清会馆永久名誉主席、林氏集团董事总经理、华仁谊那集团董事长。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林文镜先生以245亿元人民币的财富在全球排名第276位,福建首富。
逆境奋斗 成就辉煌
林文镜先生,1928年3月19日出生于福清市阳下镇溪头村,7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到印尼跟随父亲做生意。17岁时父亲一病不起,父亲去世后,还未成年的他被迫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从跑单帮开始,他凭借强壮的体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商海中搏击。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林文镜先生已先后办起了20多家企业,涉及食品业、纺织业、水泥业、地产业、采矿业、航运业,其个人资产已高达50亿美元,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富而思源 建设家乡
发财了,成功了,林文镜先生依然惦记着家乡福清市阳下镇溪头村。从1970年到1985年期间,在没有回国见面的情况下,林先生向家乡乡亲汇款近亿元人民币。
1987年12月16日,林文镜率东南亚工商考察团回到故乡,这次故乡行,让他惊呆了,寄回了那么多钱,但家乡的那个小乡村依然贫穷,乡亲的日子依然不富裕。他发现:“输血救不了家乡”,他决定送家乡一部“造血机器”。
1987年,林文镜先生与福清市政府签订《帮助福清脱贫致富五年计划》:即从1988年到1992年,帮助家乡工业年产值提升至5亿美元(当时福清全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3亿人民币,在人们看来这是天方夜谭),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政府签约无偿改造家乡的华侨。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1988年秋,中国第一个华侨与政府合办的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林文镜自掏腰包做“福清招商大使”,穿梭于世界各地,邀请客商到福清投资兴业,其中仅台湾他就去了100多次,几乎每个月都要组织一、二个台湾工商考察团到福清来,台商的来回机票和在福建及在香港或菲律宾转机等所有花费,全部由林文镜个人“埋单”。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他还投入了1000万美元建成了融侨大酒店,并无偿送给福清政府200万美元20%股份。
1992年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全国第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全区共有冠捷电子、福耀玻璃等在产工业企业28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1家。
1992年,福清的工业年产值突破了5亿美元,林先生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帮助福清脱贫致富五年计划》。
1993年,林文镜先生又与政府签订了《帮助福清脱贫致富第二个五年计划》,即再用五年时间,让家乡的工业年产值达到50亿美元。他与合伙人创办了元洪工业投资区,在这里投资了面粉厂、食用油厂等,还投资建立一个3万吨级的面粉专用泊位——“元洪码头”,使福清在1995年经济实力跃升为全省第二,到2000年,福清工业总产值已达400亿元人民币,林先生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福清主义 放弃名利
江泽民在上海市委书记任上,以免费提供浦东一平方公里土地的优厚条件,引林文镜投资上海,他婉拒了;朱镕基在国务院副总理任上,以每年国家订购500万吨水泥的优厚条件,要林文镜在长江沿线建厂,他又婉拒了。他说“到上海是锦上添花,去福清是雪中送炭”。为此,朱镕基送给他一个别号:“福清主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计划给林先生的侨居国50亿美金无息贷款,用于开发苏岛。为此,侨居国总统计划成立一个建设特别部,请林先生出任部长。但为了家乡的建设计划不半途而废,他谢绝了。
在“非典”肆虐中华的非常岁月中,别人都吓得往外跑,而林先生则毅然从海外回来,尔后再赴海外组织了大量外商,参加在福州举行的海峡经贸交流会,他成为了海内外众多工商人士的定心丸。
建设溪头 服务乡亲
溪头村,是林文镜先生的老家,原本是福清的穷村,曾因是“血吸虫”的老疫区而被称为“血吸村”。 在林先生的巨资打造下,由昔日的“龙须沟”变为山清水秀、柳岸花香的现代化休闲度假中心,实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业。
在溪头村,林文镜先生捐建了八闽数十万个村中的第一个大乡村公园,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农民公园——“洪春园”。
1990年3月,林文镜先生在家乡独立创办了“洪宽工业区”,经过20年建设,“洪宽工业区”已成为福州市最具工业经济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截至2012年2月,区内落地工业企业136家(其中台资98家),总投资19亿美元,如今工业村正向工业产值158亿元目标进军。
1997年,林先生又投巨资创办“福建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这是大陆第一个“台湾农民创业园”。2000年3月中国外贸部、农业部、国台办授予该项目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园”,现已成为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主要集聚地和前沿窗口。林先生也以自己的成功,为八闽引进了3000多家台湾农民企业。
林先生几乎是家乡最缺什么,他就捐什么。路难走,他捐5000多万修建10公里长的福清进城道路---元洪路,捐几千万建设清荣大道,捐建15公里长的福清到溪头村四车道水泥路;孩子上学难,他捐建了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在内14所学校;看病难,他捐建了医院;家乡缺水,他捐资1400万美金参与引闽江水进福清的“北水南调工程”;家乡3大河污染严重,他独资治理了两条河。
融侨房产 常胜冠军
1989年,林文镜先生创办融侨房地产集团,集团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榕城推出一片就旺一片,一直保持着福州市开发量最大、建筑品质最佳、销售速度最快、市场关誉度最好、增值最快五项纪录,被称为“常胜将军”。如今,融侨房产已布局全国,业务拓展至福州、、武汉、合肥、天津、无锡、淮安、连云港、南京、郑州、厦门等城市。林先生的地产奇迹,不但在于他善于在这样一片片废弃的土地上打造第一流的花园洋房和商城,还在于他的创举带旺了周边地带成为黄金地段,为政府增加了巨额财税收入。
2015年位列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23强,在壮大企业,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不忘服务社会,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近10亿元。
江阴港口 无数第一
福清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长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港,许多人抱着老观念,认为福清不具备建港的条件。执著的林文镜先生知难而上,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建成了福清历史上第一个海港——下垄码头,1994年10月又参与建成福清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码头——元洪国际码头。
下垄码头和元洪码头,很快还是无法满足福清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林文镜先生和时任福清市委书记的练知轩,徒步500里进行实地考察,终于让这位海外赤子发现了江阴半岛——一个可建国际性深水良港的宝地。
他捐资800万美金做勘测、规划,自掏100多万美金奔走于世界各地推介江阴半岛。
2000年8月,福州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4年江阴港跃居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林文镜先生为中国贡献了一个可建100个以上1万吨至30万吨级泊位的世界级大港和一座拥有500平方公里腹地的临港重工业城市。江阴港的开发成功,带动了八闽大地上的建港热潮。
引领新侨 投资建国
2000年在世界福清乡亲联谊会上,林文镜先生第一次提出了“新侨”“ 新侨余资”两个概念,他是发现新华侨寄回家乡的血汗钱被大量浪费的第一人。
2004年5月16日,林先生在“首届世界闽商大会”上呼吁新侨珍惜余资,让余资在造福祖国中得到保值、增值。为了激发新侨将更多余资投回祖国,他将自己投巨资完成一半的一个最赚钱项目让给新侨——将江阴半岛临海的一片滩涂地通过填海改造建成200平方公里的港区,这是包赚不赔的投资项目。
在林先生的引领下,新侨余资已投入了福清江阴半岛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投资的项目有码头、港口、高速公路、工厂、国企改造、酒店、餐馆、房地产等各个领域。仅仅在重庆新侨就投资创办了1000多家大小企业。
为此,这个曾有一别号“福清主义者”的华侨,又多了个外号“新侨力量主义者”。